黃天逸牧師
大多數時候,當我們與一些缺乏同理心的人交往時,我們會無所適從、並且讓我們感到筋疲力竭的 ──
當我們試圖表達自己的感受,然而卻沒有被了解和同理時,這可能會令我們感到難過、甚至憤怒;當我們在最需要支持和鼓勵之時,然而卻彷彿沒有被看見和關注,甚至彷彿被忽略時,我們會感到孤單、失望。事實上,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,為甚麼?因為我們都陷入了惡性循環之中 ── 越是不被理解和同理時,我們就越感受傷;但當我們越是期望他們感夠理解我們、同理我們的感受時,彷彿我們就像在乞求對方的回應,如果也就再次傷害自己一樣。
如何應對哪些「缺乏同理心」的人?
說實話,也許他們不是故意如此行的;何以這樣說?正如前一篇文章談及到人們「缺乏同理心」的核心元素,因此,毋忘記這些都是在建立與別人情感連繫上有困難的人,我們實在難以期望這些人可以給予「同理」的。換言之,我們首先就不能期望可以從他們身上得到甚麼「同理」的回應,並且,我們也毋須對這些人的冷漠、忽略,甚至一切負面的反應放在心上呢!
此外,可別忘記:沒有人擁有完美的「同理心」的。這就是說:它會「因情況而異」或「因人而異」。一個人在他可以有相關聯的情況下,可能會更容易產生「同理心」。並且,有些人害怕接觸別人負面或消極情緒感受的,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。因此,尋找合適的對象分享也是我們必須要思想的事情。
雖然,我們都期望能得到別人的認同和關注,然而,可別忘記自我的價值永遠不應單純建立在別人的認可之上。個人的價值更貴乎我們如何看待自己;因此,我們如何學習體會自己內在的感受,並且接納個人的情緒感受才是最重要的。
Facebook專頁:為家庭說故事
Comentários